关闭→
当前位置:富源谷>创业周边>科普>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富源谷 人气:7.04K

1概况

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属大陆性气候带的边缘,为中温带半干旱到干旱过渡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27.90mm,虽高于全区平均值,但时空分布极不平衡,降水呈南多北少,东丰西欠的趋势,蒸发强烈,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90mm,陆面蒸发量东南部为450mm,西北部为400mm。年平均气温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在4~7℃,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2400℃,最高温出现在夏季7月份,最低温出现在冬季1月份。年日照时数2322.30h,无霜期短,平均100~150d,冻土层深68~106cm。灌区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干旱、冰雹、霜冻、暴雨等,以干旱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不但春旱、夏旱经常发生,而且有时出现秋旱或春夏秋连旱,旱灾是影响灌区生产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2灌区管理现状

2.1库坝灌区管理为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效益,我县紧紧以《水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水法水规为依据,由各乡(镇)水管站进行统一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并负责查处水事案件,对破坏灌溉设施进行严肃处理。在灌溉水价核定方面,县水利局向县人民政府呈报了《关于调整现行水费价格的请示》,县物价局下达了《关于调整农业用水价格的通知》,成为我县水费收缴工作的依据。目前,我县库坝灌区水费收取严格按县物价局下达的水价标准收缴水费,每立方米水费为0.035~0.037元,每667m2每次灌水水费为3.33元。

2.2机井管理为使现有的机井发挥最大的效益和良性运行。近几年我县积极探索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之路,并于2001年出台了《西吉县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意见》、《机井、小高抽拍卖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和细则,目前,我县的机井管理主要采用村管组管,联户承包,个人承包形式。对于灌溉面积涉及两村的井灌区机井,实行村管形式,两村签订合同,共同管理,确保机井工程的正常运行;对于控灌面积较小的机井,则采取联户承包和个人承包的形式。

3灌区灌溉用水情况

3.1灌溉效益据调查统计,我县有效灌溉面积为20.30万hm2,实有灌溉面积为1.19万hm2,其中库坝灌溉面积为0.69万hm2,机井灌溉面积为0.30万hm2,高抽等其他灌溉面积为0.20万hm2。灌区以种植小麦为主,夹有少量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由于近年来我县旱情严重,水库蓄水水量很少,水位严重下降,使得灌区灌溉面积仅为2914.40hm2,其中机井灌溉面积1771.73hm2,库灌面积809.33hm2。

3.2灌水定额及成本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对农村灌溉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由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低下,使得我县的灌溉设施落后,大部分只能采取土渠输水,水资源浪费严重。据调查,库坝灌区灌水定额为90~100m3/次·667m2,每年每667m2水费为10元;机井灌区灌水定额为60~65m3/次·667m2,每年每667m2水费为20元。

4存在的问题

由于西吉县近年降雨量逐年递减,水资源贫乏,承载能力较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够充分的利用,结合西吉县水利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1灌区水源无保障,渠道老化失修严重,缩小了有效的灌溉面积在已建的以水库为水源的灌区内大多数水利工程建于60、70年代,受地形条件影响和当时历史特殊原因,设计标准偏低,工程不配套,加之长期以来管理体制陈旧,管理粗放,手段落后,经费不足,缺乏工程良性运行机制,致使许多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目前,灌区内的工程完好50%左右,各级渠道大多以土渠输水,缺乏末级农渠,在此之前,全部为土渠;斗渠则全部以土渠输水,渠道淤积、滑塌现象十分严重,渠系配套设施简陋,输水、控水、调水能力较差,造成输水不畅,缩小了有效的灌溉面积。

4.2渠道灌溉保证率低,灌溉水浪费严重目前,在库灌区中,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40,每667m2灌溉用水量高达320m3,水分生产率仅为0.25kg/m3。在井灌区中,配套渠系更加少的可怜,大多数都是土渠,渠道渗漏严重,造成农业种植成本大,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灌溉效益低下。

4.3产权不明确,体制陈旧,机制不活,管理粗放的现象使水源不能更好地利用在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上,多年来主要以乡村集体投资建设和国家补助形式为主,产权大多属集体所有,工程的管护工作由乡村承担,存在着产权不明确,体制陈旧,机制不活,管理粗放的现象。近年来,灌区推行了以支斗渠承包经营和农民用水协会为主要形式的体制改革,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建立完善规范的末级渠道管理,在管理运行中尚存在着体制不顺,中间环节多,协调衔接不够等问题。

4.4原建渠系配套率低,量水设施不全,调控水能力差目前,按照水利厅的水利体制改革精神,我县尝试推行水利一体化管理,但存在的问题是渠系配套率低,量水设施不全,水的调控能力差,不能细化量水。灌区水量水费按土地面积分摊,水费和维护费用高达20元/667m2,且随意性大,难以达到“灌明白水,交明白费”,导致水费计改管理混乱,收费困难,群众水费负担重,意见大,这些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5解决措施

5.1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及水价改革目前我县水管部门针对本县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现状,已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适应节水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议水管单位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及水价改革,使各项管理制度更加趋于完善。

5.1.1落实管理使用权,从利益机制上调动群众管水、节水的积极性通过用水者协会,制定合理完善的灌溉管理制度,设立水务公开栏,增强灌溉费用透明度及用水者水帐,便于群众监督,同时减轻乡镇负担,加强经营机制改革。同时加强法制宣传,严格水利产权改革的法律程序,防止资产流失等现象发生。

5.1.2加强水价改革按照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关于灌溉用水水价改革的意见,按方收费、节约奖励、超额加价。对供水实行严格配额制,水价按供水成本核算而定。

5.2政府及水利有关部门抓好宣传培训,搞好技术服务高度重视宣传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科学种植设施农业,并采用培训讲座、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加强对干部群众对县情、水情和水价政策宣传,广泛开展节水技术、灌溉管理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选派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培训,普及节水灌溉知识及设施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使节水灌溉在全县形成共识。

5.3加强部门配合及用管协调节水灌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全县各级部门应主动配合水利部门,做好水价改革和节约用水工作,从项目资金和工作上关心支持节水灌溉。物价、审计部门应加强对水费和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环保部门应协调水利部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5.4政府部门出面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调整通过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调整。同时加强与涉农部门的通力协作,应用水利工程措施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时辅以农业综合措施,达到节水增产双重目的。另外利用生物措施,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达到农业生产增收和环境改善等综合效益。

杨颉1,朱耀麒2,李月萍3

TAG标签:#用水 #农田灌溉 #